我区老年群体退休不褪色,发挥余热老有所为
2018-10-16 10:19:53来源:今日牟平作者:曲雪梅

  老马识途身稳健,无需扬鞭自奋蹄。87岁的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至今还在为“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”不懈奋斗,74岁的“天眼之父”南仁东用青春与生命铸就了“中国天眼”的浩瀚问世,60岁的“当代愚公”黄大发以愚公移山之志凿出的“大发渠”为当地群众叩开了脱贫致富之门。可见,“老”只是身体上的迟暮,但只要不忘初心、信念坚定、充满激情、矢志奋斗,就定能以一颗18岁的心站好仕途中的最后一班岗。我区老年群体也是余热未尽献,老骥不偷闲,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
老人 (1).jpg


老人 (2).jpg


老人.jpg


志愿服务奉献社会

  在城区经常活跃着这样一群身穿“红马甲”的老人,他们自带工具清理街道垃圾、擦拭公交站亭,或走上街头,维护交通秩序,这些可爱的老人就是我区的老年志愿者。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他们积极参与、默默奉献,利用各自所能,为城市发展助力。

  2013年,一些长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老年志愿者筹备组建了一支“爱心家园”志愿服务队,志愿者最大年龄超过80岁。有力者,以劳动奉献,年老者,以钱物奉献。以今年为例,前有耄耋老人张同秋捐献遗体器官,后有耄耋老人王德文捐款10万元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。在我区,这样的爱心善举数不胜数。创城期间,老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,开展卫生清扫活动、驻守志愿服务亭;在特殊节日时期,他们多地植树、祭祀烈士墓、开展敬老爱老活动;在紧要关头,他们踊跃捐款捐物、助力扶贫济困。他们不求私利,无偿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;他们“不请自来”,守候在每个需要他们的地方;他们统一着装,没有华丽的装扮,却成为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言传身教润后生

  观水镇老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段学生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,离休后他主动担当起全镇思想道德建设义务宣传员的工作,带领老干部们用丰富的阅历和感人事迹,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,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,增强爱党爱国意识,达到“拨亮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效果,累计受教师生达10万多人次。

  在牟平,像段学生一样的革命精神传播志愿者有很多。“五老宣讲团”成员姜学会、陈敏先、王程远、高承柱等人,退休后不忘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,长期担任义务宣讲员,到姜格庄中学、水道中心小学、区第二实验小学等中小学校作宣讲报告,讲述红色故事,进行作文培训和心理教育等。多年来,无数个课堂、礼堂都留下了“五老”宣讲团的足迹和洪亮的声音。

  老年宣讲员们在诸多领域,充分发挥了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和传帮带作用,充分展现了在开创社会新风、弘扬传统文化、化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,以老骥伏枥、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,为全区老年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,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正能量。


致力传承文化遗产

  老年人作为老一辈传统文化的受教者,传统手艺的拥有者,也有责任将其传承和发扬。在我区有这么一群老人,他们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

  今年66岁的邹积金是我区碳粉画传承人,近几年,他多次参加我区和烟台市各种非遗保护类的活动,“就是想把这门绘画艺术传承下去。”69岁的手工木雕传承者严书生坚持木雕研究,对徒弟言传身教,致力手艺传承;64岁的胶东花饽饽传承者王志香,不断改良制作花饽饽工艺,并将技艺传授给后人……

  非遗文化是民族的的根和魂。当前,我区很多非遗文化大多保存在老年人手中,他们肩负重任,虽已年老,但仍致力于保护并传承非遗文化。将传统的“非遗”与现代人审美和时代精神相结合,通过表演、教学、体验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生活,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,认识其魅力,打造牟平非遗品牌。


老有所乐展风采

  一支100余人的艺术团,最高年龄89岁,他们活跃在乡镇、城区,甚至是省、市的表演舞台上,为老百姓带来精彩节目。他们就是我区远近闻名的老教协银韵艺术团。自去年成立起,这个自发组织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,吸引我区众多老年人参与其中。同时也为我区老年人争光添彩,在省、市比赛中,这支老年艺术团频频获奖,成为这些老年艺术家们老有所为最好的证明。

  在艺术团培训排练过程中,老人们有所学,有所乐;在演出比赛过程中,老人们展现风采,传递正能量,为我区老年队伍注入源源动力。艺术团中的老人虽未像志愿者一般令人敬佩,也未像知名学者一样影响后代,但却为其他老年人演绎了最为精彩的老年生活,为老年群体树立了榜样。他们的行为虽没有惊天动地,但却为自己找到了老年的安身之所,更让年轻一代可以安心投入社会建设之中,这也算是一份重要作为吧。


  “苍龙日暮还行雨,老树春深更著花”。300多年前,顾炎武用这首《又酬傅处士次韵》抒发了自己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奋斗信心和奉献精神。人生有老年,但是事业没有黄昏。今天,面对着乡村振兴、全面深化改革等机遇,不仅要年轻干部、中年干部不懈奋斗、勇立潮头,更需要我区老一代发挥好“传帮带”作用,把老年作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,把离退休视为老有所为的新起点,退而不休献余热,老不倚老写新篇,夕阳美景会更灿烂。